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通用多篇

时间:2025-03-11 08:53:44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通用多篇

摘要:放牛班的春天影评(通用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1

又一次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又一次感到了心灵的震撼。这是一群学生和一名代课教师的故事,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恢宏的场景,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每次观看,却都让人感动,也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好的电影就让人感动。

这部电影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当年合唱团中的一位孩子后来成了有名的指挥家,当他回老家参加母亲的葬礼时,收到了好友交给他的马修老师的一本日记。日记从马修老师来到这所学校当代课老师开始,里面有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老师,严厉的制度,但马修老师却用自己的爱心改变了这一切,他热爱音乐,热爱孩子,在他的精心与执着下,学校组成了合唱团,马修老师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最后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孩子的一生被影响。

当马修老师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孩子们的纸飞机,就是曾经最顽劣的学生也在飞机上写满了深深的思念与祝福,这一刻,马修老师露出了笑脸,这一刻,观看电影的人流下了感动的泪。这个情节、这个镜头在我的记忆中不可磨灭。

感动之余,留给我们的是深思与感悟:

1、池塘底是一个怎样的学校?这里都是什么样的孩子?

马修来到的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严格来说,这儿不是学校,而是一个教养院,这里的孩子都有着种种问题,偷盗、说谎、恶作剧、脏话、抽烟等等随处可见,这样的一群问题少年,再加上校长的残暴与专制,制度的严厉与冷酷,让这所学校的孩子心理严重扭曲,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上,他们都不是正常的孩子,他们反抗的手段也很暴力,在马修老师去的当天,善良的看门人就被孩子们伤害了,并为此差一点丧命。

2、面对孩子们的伤害,马修老师选择了包容。马修老师上第一节课时,就同样遭受到了孩子们的恶作剧,当校长来到教室时,马修老师却选择了帮孩子们隐瞒,这也是让孩子们第一次感觉到这位老师的不一样。当马修老师找出来那位伤害了善良看门人的孩子时,也没有同其他老师那样关孩子禁闭,而是人性化地处罚,让这位孩子去充当看门人的护理,并表扬孩子是自愿的,让孩子心里感受到了爱与温暖。看门人病情恶化,肇事孩子真的被吓坏了,马修老师又抱紧孩子的头安慰孩子,当孩子在宿舍里唱歌侮辱他时,他也是用幽默的玩笑话一笑而过,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是发自真心的,只有真爱,才会包容!

3、合唱团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孩子的心灵。刚到学校的马修老师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包容所有的孩子,用自己真挚的热爱来熔化孩子们的冷漠,但在校长冷酷的处罚方式下,他的种种尝试都是不被允许的,当他无意中发现这群孩子有唱歌的爱好后,就开始因势利导,成立了合唱团,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音乐的喜爱,他的成效是显着的,当这样一群孩子被音乐所征服,从而听从了马修老师的指挥,大大减少了恶作剧,让我们感慨音乐神奇力量的同时,也不能不想到,无论多么叛逆、多么任性、多么无可救药的孩子,其实都有一把可以找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我们老师有没有认真地寻找这把钥匙。

4、改变孩子心灵的支点是合唱团的成立,但背后却是马修老师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师是需要学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但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爱心与耐心,马修老师正是缘于对孩子们深深的热爱才赢得了孩子的认可与尊重,正是他的爱心融化了孩子们内心冰雪般的冷漠,也正是缘于他的耐心,才让他从种种变革与尝试失败后才找到了这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5、电影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镜头与情节,看过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比如说马修老师对重创看门人的那个孩子的处罚,体现了老师的人性化;当孩子感到害怕时马修老师紧紧抱住孩子并给他安慰,显示了老师的爱心;马修老师走到学生身边,蹲在课上旁边与孩子们讲话,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是当马修老师被迫离开时,孩子们从窗口扔下的纸飞机,说明孩子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尊重,也让我们每位观看者看到了马修老师的坚持取得的效果。这是对马修老师的认可,也是每一位教育者都愿看到的最好结局。

看完影片,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每位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关键看老师如何去寻找与发现,这样的一群孩子都能被马修老师慢慢地转变,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时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2

怎样的生命,鲜活动人抑或面目黯淡,都将以轻飘飘的姿态最终定格,欢喜悲愁与泪水飞逝,成为铭记或淡忘的过去,这世界——星空之下大地之上,有什么能够永驻?

好电影所带来的震撼的力量能够在内心激荡许久,当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这激荡变得弥足珍贵。《放牛班的春天》是我喜欢的法国片之一,我喜欢法国片这种含蓄而完美的表达,戏不是做出来的,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彼时彼刻,你就身处其中,成为那人,并与之共度一生。

(一)

马修仿佛就是这么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光头佬”,在不停的失业后他来到了一所寄宿学校,这所学样的名字叫做“水池底部”(也有译成池塘底),他满腔热情,却被这个烂摊子重重打击。但他是一个仁爱,友善,亲切,正直的人,从来没有放下过自我的理想,他以自我的方式渐渐走近这些几乎被人遗忘的少年。

他能够在开始时恐吓他们,要把他们“送到校长室”,但当老麦病重转院,孩子真的害怕了,似乎死亡一下子来到了身边,他怯怯地问“他会死吗?”,马修做的是,揽过孩子的头靠在自我的胸膛上,告诉他说“不会,医生会救活他。”

物质世界随时丰富,可人们的心却总是那么冷酷。这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心灵的交流已经成为最早被人们舍弃的东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在那个严酷环境下依然用爱走进孩子心里的那个人,他这一生是无愧的。因为心灵从来就不是用来征服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

曾有感情的光照亮他的心房,那个苍白的女人靠在墙上,眼望向窗外,眉间紧蹙的是一团忧郁,她以如此的姿态站在马修的心里。感情让他言语结巴撒起小小的谎言,当第二次再见到莫朗妈妈的时候,他用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换衣擦鞋飞奔而去,第三次是他看她靠在墙上,紧闭双眼,尽享夏日的阳光,眼角的皱纹亦是动人。第四次见面,看着眼前花衣的美貌女子,满心的欢喜,但哪知却会错了意,听完从她嘴里说出的话后,马修的眼神一下子黯然了,微笑还僵持在他的脸上,但你却能够感觉到他的不能呼吸。

(二)

记得莫朗因上课时写校长坏话被罚禁闭的那个镜头吗?关门,画面一下子暗下来,再关上窗,画面暗得更多了,只能从小小的洞里看见莫朗的满是敌意的眼睛,到之后女伯爵参观时,马修停止对他的惩罚,给了他意想不到的机会,他的眼神从怀疑到惊喜,满是“获宽恕后的喜悦及无法言语的感激”,小男主角台词不多,却一向在用眼神演戏。

这个身材瘦削面容清俊的男孩,在他的“天使面孔”底下却藏着一座狂野的火山,却又那么渴望温情,而他的声音清亮,纯净,他的声音是真正的天籁之音,比期望更美。他是 ……此处隐藏9431个字……再那么容易地去信任一个人。马修在所有怀疑和劝阻的声音中不懈地坚持着他的信仰,他相信期望,相信完美,相信光明,相信善良,如信徒般虔信着爱能改变一切的力量,从未动摇。

当这位“有着丰富的同情心的新职员”认为自我“已经基本控制住状况”时,学生们撬开了他的锁,偷出他的皮包,偷看他的乐谱。晚上在他不在时唱着奚落他的歌。这样的打击丝毫没有动摇马修的信仰,反而让他生出了不一般的想法。他一生热爱,发誓永不放下的音乐事业,和这群叛逆,倔强的孩子们,都是他爱的倾注。合唱团建立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奇迹般的被实现了。音乐如一扇新打开的窗子,孩子们惊奇而贪婪地享受着窗外的美景,这从未有过的感受让他们流连忘返,不可自拔。当纯净的童声在空气中飘荡,我看见阳光在忘情地舞蹈,尘埃的笑容在阳光下盛开。而孤独地站在走廊上观望的少年,一种从未有过的渴望在他心中无法抑制的蔓延开来,不可阻挡。是的,你能阻挡冰雪融化么?你能阻挡小草破土而出么?你能阻挡花儿盛开么?你能阻挡从南方归来的燕子唱出春天的第一支歌么?

在孩子们灵魂的硬茧慢慢地脱落,融化,心灵渐渐显出它原本的鲜活柔软的样貌时,意外不期而至。蒙丹的出此刻马修的意料之外。我不明白该怎样描述这个令人感到害怕的少年。他沉默,偏激,可怕的眼神里满含着敌意,一言不发地坐在走廊里抽烟,把烟圈喷到阻止他的马修的脸上,唱着污秽不堪的歌曲。他令我感到害怕,真的,还有厌恶,不知该如何应对,甚至描述起来都束手无策。他的到来使电影横生枝节,也让这个美丽得像梦一般的故事多了几分现实无奈的色彩。在我的心里,他的到来如同一场噩梦。也许我不就应这么说,也许他亦只是被这个世界所遗弃,所伤害,才会遗弃和报复这个伤害了他的世界。可他真的像一场噩梦。但我理解这样的噩梦,生活的确不会那么完美。关于自我对他的态度,我不知该如何解释。但马修显然和我不一样。他毫不畏惧,对伤害佩皮诺的蒙丹说:“我甚至要禁止你看他。哪怕是一眼,我也会让你的生活变成噩梦!”他也并不厌弃蒙丹,他让蒙丹加入合唱团,当蒙丹因涉嫌偷盗而被校长拘禁时,他甚至颇为惋惜地说:“他但是我惟一的男中音!”他让我感到深深敬佩!这颗大爱之心,容得下所有的伤害,容得下这个世界上一切需要他抚慰的不幸!

与此同时,晾在竹竿上的一条条白色床单之间,被罚做杂务的皮埃尔一边干活,一边轻轻哼唱着在走廊上听到的歌曲。歌声在单调的白色床单间盛开,开出比阳光还灿烂的花朵。皮埃尔与蒙丹同样沉默倔强,但却是和蒙丹完全不一样的人。他的心脆弱而敏感。受不了对母亲的侮辱,他偷偷逃出学校,在大雨中奔跑,最后隔着密密的雨帘看到了那个熟悉而慈爱的身影被匆忙的劳碌渐渐磨去青春。雨水打湿了他额前的几缕发丝,使他看上去有些狼狈。马修并不明白他去干了什么,然而,“他回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尊重少年敏感而脆弱的秘密,为这个从雨幕中急急奔来的少年打开了学校沉重的铁门。当皮埃尔在空寂无人的教室里倚靠着讲台忘我地歌唱时,站在门外的马修该是怎样的惊喜!如同树梢的绿叶震慑于晨曦的第一丝阳光,如同天边的小草倾倒于世上最美丽的晚霞,如同朝圣者最后看到心中伟大的神迹,他惊叹于这少年奇迹般的音色,深感上天对自我荣厚的恩赐。当皮埃尔得天独厚的嗓音和对音乐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被马修所发现,两股力量交汇一齐,放出了无比绚烂灿然的奇迹般的美丽光芒。皮埃尔最后能够纵情地歌唱,让他的声音毫无保留的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华。孩子们的歌声日渐和谐动听,音乐做到了这一切!阳光愈发的温暖和煦,似乎要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连空气中的浮尘都反射着熠熠的金色光辉!

操场上的喧闹感染了每一个人,甚至是古板冷酷的哈珊校长。孩子们将纸叠的降落伞从高处扔下,少年窥看着高墙外远处穿着花裙子的女孩,嘴角微笑的灿烂光华让世上最璀璨的宝石也为之黯然失色!一切都似乎正在变得完美无比,变故迭至。哈珊校长的一笔巨额钱款竟不翼而飞。很自然的,他们怀疑到了蒙丹。哈珊在办公室狠狠地抽打着蒙丹的脸,逼问他将钱藏在何处。不堪忍受的蒙丹出手反抗,愤怒的他扼住了哈珊的喉咙。哈珊恶狠狠地对前来帮忙的马修道:“终止你的合唱团!终止他!”

于是蒙丹在理解严酷的拷问;哈珊校长私藏的木柴被偷偷用来让孩子们洗上热水澡;而合唱团并未终止,马修和孩子们的执著使音乐如岩缝里挣扎着的小草般生机蓬勃的继续存在着。矢口否认的蒙丹被扭送至警察局,郭邦吐露那些钱是他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买一个热气球而偷去的。这样单纯而完美的理由竟能衍生出如此可怕的结果!得知真相后的马修再一次原谅了他。一切又开始走上正轨,似乎比以前还要完美,因为蒙丹走了。马修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皮埃尔的母亲,却被皮埃尔误解,这倔强敏感的少年将墨水瓶从教室的窗口扔下,砸在正与他母亲交谈的马修头上。愤怒的孩子们一拥而上攻击皮埃尔,马修擦着头上的墨水喝止了他们,然而从那以后,每一天的合唱没有了皮埃尔的部分。马修仍然不动声色地训练着合唱团,用忽略罚皮埃尔的无礼。被剥夺唱歌权利的皮埃尔变得愈发的沉默,双眼被忧伤的大雾弥漫,雾气氤氲,愈发的看不清神情。马修处于地下状态的合唱团竟传入了一位女伯爵的耳朵里,并得到她的欣赏。

爱慕虚荣的哈珊对此十分高兴。在为女伯爵演唱时,皮埃尔倚在一旁的柱子上,双眼大雾弥漫。到了皮埃尔的章节,马修望向他,抬手向他示意。那一刻,皮埃尔眼中的雾气渐渐散去,眼底第一次浮现出感激,欣慰的神情。他被原谅了!美妙纯净的歌声再一次从他的喉头逸出。动人的歌声整齐和谐的响起,女伯爵的脸上浮现出微笑。似乎功德圆满了。哈珊得到了他想要的荣誉,马修和孩子们的音乐得到了认可。然而祸根是一早就埋下的,被冤枉的蒙丹纵火烧了学校,使哈珊的荣誉化为了泡影。恼羞成怒的哈珊对马修说:“你被解雇了。”这大概是影片最悲伤沉重的时刻了吧。马修收拾好行李,回望一眼这所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学校,和那些自我深深爱着的孩子们,走出了学校的大门。当走过原先教室的窗下时,悠扬的歌声突然飘出,各种祝福的卡片如雪花般纷纷扬扬从窗口落下,飘舞着,旋转着,和着歌声。

这一刻,眼泪潸然落下,濡湿了八月的阳光。空气中开出大朵大朵的泪花,尘埃吟唱般轻叹,感动如繁花盛开,如芳草漫过天涯,心有七弦和鸣,乐声在仲夏晴朗蔚蓝的天空下盛开,而爱,是镶嵌在阳光里的云朵,世间最洁白完美的风景,永藏心底。该怎样说这部电影的结局呢?说不上完满,却是美得让人落泪。皮埃尔进入了里昂音乐学院,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而马修,在那个整天痴痴的站在校门口等待星期六爸爸来接他回家的小孩佩皮诺的记忆里——残阳如血的傍晚,风儿轻轻舔舐着一向蔓延到天边的碧草。佩皮诺痴痴跟在马修身后,等着他带自我离开。已经上了车的马修最后又下车回头走,抱起了痴痴等待的佩皮诺。那天正是星期六,他没有让他失望。一切都是如此完美,完美到不能再添上哪怕一笔的重量。我将画面定格在那辆载着马修和他一生的爱和梦想远去的车上,将感动定格在他们远去的那一刻。心弦又鸣,颤抖着泪水与微笑,欢欣与惆怅,纵无长亭古道,期望却必须是那蔓延到天边的芳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感动则是碧天上任意东西的浮云,而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放牛班的春天影评(通用多篇范文。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通用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