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我十分期望能够成为贵单位的一员,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谨向各位领导自我推荐。
我是暨南大学临床20xx届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呼吸内科学,导师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xx教授(博士生导师)。
20xx年,我以优秀的成绩考取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临床学习上刻苦勤奋,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临床教学活动,不断增強自己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逐渐掌握了常规的临床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对哮喘、肺部感染、气胸、copd等常见病能独立完成诊断与治疗,能独立完成胸穿、胸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等操作,对呼吸机能够较好的应用。目前具有国家医师资格证。在科研方面,具有优秀的科研素质,独立设计课题,并高质量的完成了实验。
在学习的同时,我更注重医德的培养,现实的工作,更多的学会了负责,学会了尊重,更学会了宽容。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积极的参加学校、医院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助人。
深厚的专业知识,完整的知识结构,乐观豁达的性格,超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亲和力,一定会帮助我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此时此刻,摆在您面前的不仅仅是薄薄的几张纸,而是一个学子3年来踏踏实实,刻苦钻研的结果,它含纳着我对您及贵院的默默守望与期待。恭候您的佳音。
最后,再次感谢您审阅我的材料。祝愿贵院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者:haoword
第二篇:内科学-呼吸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 肺炎: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2、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p或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占cap的半数。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x线影像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4、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5、 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6、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作三个月以上,持续两年及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10、支气管扩张症: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续性扩张。
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指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12、原发性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合,多见儿童与青年,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
13、koch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
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
1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附近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表现为头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肿,颈部肿胀,颈静脉扩张。
16、horner综合征:肺尖部肺癌又称肺上沟瘤(pancoast瘤),易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
1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大,产生肺动脉压力升高,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伴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18、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综合征。其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19、急性呼吸衰竭(ards):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点击、急性气道阻塞等,可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发生呼吸衰竭。
20、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周围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成。结核球内有钙化灶或空洞,多有卫星灶。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 凡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后,诊断即可成立。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2)祛痰、镇咳,(3)解痉、平喘,(4)气雾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肺功能检查(金标准)
copd 严重度肺功能分级:
疾病严重度分期特征
copd i:轻度fev1/fvc < 70 %、fev1 ≥ 80%预计值copd ii:中度fev1/fvc < 70%、50% ≤ fev1< 80%预计值copd iii:重度fev1/fvc < 70%、30% ≤ fev1< 50%预计值copd iv:极重度fev1/fvc < 70%、fev1 < 30%预计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
可采取停止吸烟、控制职业病或环境污染,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入等措施。(1)抗生素(2)支气管扩张剂(3)祛痰药(4)氧疗(5)康复治疗(6)肺减容术(7)其他 哮喘的临床表现
(1)症状:1.反复发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两肺哮鸣音
2.经平喘药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可逆性)
3.夜间和凌晨发作
4.咳嗽而不喘息的非典型症状
(2)体征发作时双飞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时可有“沉默肺”即哮鸣音减弱或消失。
重度哮喘的治疗
(1)氧疗与辅助通气(2)解痉平喘①?2受体激动剂,②氨茶碱,③ ……此处隐藏13352个字……心脏扩大,肺淤血心脏正常,可有肺气肿征象或
肺纹理加重
7、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不宜用肾上腺素,吗啡有效支气管扩张药,吗啡禁用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
一、 症状:为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
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二、体征: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心率加快,奇脉,发绀等。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腔积液中以渗出性胸膜炎最常见,青年结核病为常见原因。
1、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2、 胸膜通透性增加,产生胸腔渗出液
3、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产生胸腔漏出液
4、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产生胸膜腔渗出液
5、 损伤:血胸,脓胸,乳糜胸等
6、 医源性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
病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刺激 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 透明度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多呈草黄色,易有凝块 比重<1.016-1.018>1.018
66细胞计数<100*10/l>500*10/l
细胞分类淋巴细胞,间质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25g/l>30g/l
dh和葡萄糖与正常值接近常低于正常值黏蛋白定性阴性阳性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胸痛,异常伴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检查以淋巴细胞为主。
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二、抽液治疗:1、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或肋间插细管引流,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以后抽液每次不要超过1000ml 2、大量胸水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水完全消失3、若抽液时发生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应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三、抗结核治疗
四、糖皮质激素治疗:1、促进胸水吸收2、防止胸膜粘连3、减少结核中毒症状 呼吸衰竭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病因: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完整的呼吸过程
一、 气道阻塞性病变:气管-支气管痉挛,炎症,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气道阻
塞。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二、肺组织病变:肺泡,肺间质的病变,肺泡减少,有效弥漫面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三、肺血管疾病:肺栓塞,肺血管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四、胸廓与胸膜病变:----肺通气减少和气体分布不均
五、神经肌肉疾病: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受累、呼吸动力下降
分类: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的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及肺动脉分流)
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的特点是paco2<60mmhg,同时伴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引起。
肺性脑病(co2麻醉),由缺氧和co2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1、 呼吸困难2、发绀3、精神神经症状:神经错乱、躁狂、昏迷、抽搐、嗜睡、淡漠等。
4、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浆尿素氮升高,上消化道出血等。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ⅰ型呼衰:高浓度>35%给氧,ⅱ型:低浓度给氧)3、增加通
气量,改善co2潴留4、病因治疗5、一般支持疗法:改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6、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肺疾病引起(copd,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矽肺)
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2、神经症状:失眠,躁动,烦躁,夜间失眠而白天嗜睡,肺性脑病的表现3、循环系统的表现: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多。
治疗:治疗原发病,恰当的氧疗和保持气道通畅等治疗原则。1、氧疗:ⅱ型给予低浓度持续给氧2、机械通气3、抗感染4、呼吸兴奋剂的应用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1、 细菌性肺炎:高热,稽留热,痰少、带血呈铁锈色,患侧胸痛,放射到肩部
2、 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性感染型中毒症状
3、 肺结核: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盗汗,潮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4、 哮喘:发作性,周期性,可逆性呼吸困难和胸闷咳嗽,气急,干咳或咳大量泡沫痰,甚
至发绀,夜间及凌晨发作
5、 慢支:急性加重性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反复发作
6、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咯血
7、 肺心病:代偿期: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少有胸痛及咯血。
失代偿期:夜间性呼吸困难加重,白天嗜睡,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8、 气胸:起病急,一侧胸痛,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可有刺激性咳嗽,不能平卧
9、 肺癌:原发,咳嗽,血痰或咯血,气短,发热,体重下降,胸外胸内扩展引起:胸痛、
声音嘶哑、咽下困难、胸水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内科学·呼吸系统》试题
2014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卫生专业知识: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练习题一
呼吸内科学-第12章同步练习(7)
卫生专业知识: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练习题二
文档为doc格式